Monday, November 09, 2009

Identities

終於明白我為什麼如此喜歡新居的房間,住閣樓,有trapdoor通往樓下、通往儲物室的小門、床頭一小射燈,整件事的感覺都非常舞台!(都話我鍾意Fringe的Trapdoor的啦。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想說的,卻不是新居。
臨搬家前的一個晚上,往Rathmines圖書館看了《Identities》這套紀錄片。
這是一套過於Transgender(中文譯名是跨性別;這個字很難譯,很多人會想起變性,但變性只是其中一種)的紀錄片,由半愛爾蘭半意大利導演 Victoria Colona 執導。手法其實很傳統,有點像鏗鏘集,就是訪問了五個不同種類的跨性別的人,只是拍得很美,而受訪者的說話平實,很真,因此能震撼人心。
五個人,分別是一個Drag Queen(且譯為變裝皇后)、一個Drag King(變裝國王)、一個Translady(即所謂人妖)、一個Transman(女變男)和一個Transvestite(易服癖?),分別說自己的故事,有時他們身邊的人又會說說話,拍得很美,而且很聰明地用黑白的方法處理translady 和 transvestite 的場面,令畫面不會變得太俗艷。
雖然在外國做一個transgender已比在中國自由和幸福,但聽到意大利人drag queen 說他父母得知他喜歡男扮女裝後的反應,和他之後特地做傷害自己的事的時候,還是覺得很心痛。但真的讓眼淚湧上來的,是Transman Lee 的故事。其實沒有什麼故事,他生為女性,但他討厭自己女性的身分,多年來都活在痛苦中,終於還是做了變性手術。變性人沒有異性戀者會看上眼,同性戀社群又格格不入,無論在哪兒,都是他者和異類。Lee 手術後多年都沒有找到伴侶,身邊只有一個女兒(為什麼有這個女兒我聽不清楚),女兒很接受也樂於叫他父親,整個訪問期間都稱呼他為「him」。而他的女兒,在學校也經常被同學耻笑,說她定是lesbian。Lee因為做了變性手術,喪失了天生的好歌喉(他是讀音樂的),沒有了朋友愛人,成為怪人,但他說做了手術好開心,只遺憾為什麼不早點做。唉,真是一個倔強又憨居又真的好人。

Rathmines 圖書館這個Film Club,來看戲的只有十數人,還有很多是因為圖書館免費節目而來的老人家,令人感動的是,不會有任何觀眾對變性、transgender這些議題覺得不舒服,其中一位看來一把年紀的老婆婆,唯一的不滿,是那些drag queen、transvestite專有名詞把她搞得一頭煙,搞不懂有什麼分別,還問tesco跟這套戲有什麼關係(因為電影播完,DVD機idle,而DVD機是tesco牌!),可愛得不得了。還有一位62歲的基伯伯,對電影唯一的不滿是sound level 搞得不好,聽不清楚訪問內容!導演有事不能來,但戲後的小討論會氣氛還是很熱烈。有這樣的觀眾,讓我覺得在都柏林,無論是做跨性別人、同性戀者,還是電影觀眾,都比在香港幸福得多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這幅相片與entry唯一的關係,是我把Identities放映會的傳單貼上衣櫃門上了,就是深藍色那一張,能有緣看到這套戲,真好。

3 comments:

alan said...

TRAP DOOR!!!!
how dramatic!!!i'm loving it!

Anonymous said...

我都鍾意Fringe的Trapdoor
大波怡

Ron said...

在香港做一個「人」都夠辛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