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London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London. Show all posts

Tuesday, December 29, 2009

百遊不厭的倫敦

已是第二次遊倫敦了,雖然不喜歡旅遊味太重的大城市,但怎的倫敦暫時還是百去不厭,而且每次都有新發現,這大概就是一個真正的「國際都會」所應有的魅力吧。

這次旅程的新發現:
1. 英式街市好好行
在爪爪的介紹下,一遊London Bridge 附近的Borough Market,其實Borough Market並非大家趨之若鶩的X'mas Market,而是倫敦最古老最舊的街市,不過臨近聖誕,有很多聖誕貨品賣罷了。
可能我還是大唔透,看見街市琳琅滿目的貨品就好開心,就像小時候與家人逛街逛百貨公司般。
不過呀,Market 這種熱鬧的地方,一個人去,終於感受到什麼是寂寞,這也是我為什麼說我還是離不開牽絆,套用寫給牛的一段電郵:
我還是沒法像某些hostel型人般,滿不在乎地説:「I have no interest to hang out with anyone」,雖然我可以自己行街,自己看戲看musical看風景,但在倫敦的Borough Market聖誕市集,喝著美味的Mulled Wine,興奮地看著琳琅滿目的貨品,不由得感到寂寞,多想你們就在身邊,我們一起逛市集,多麼魚塊(借來一用)。

2. Mulled Wine (很易讀:「踎」Wine)
上段說的Mulled Wine 正是在Borough Market發現的一大驚喜,是歐洲人(暫時知英國、德國各有自己版本)聖誕的傳統飲品,用紅酒加香料(如Cinnamon)、生果(如蘋果、橙或梨)煮熱至冒煙便成(但不要煮沸),就在街市門口那一檔以三鎊買了一杯,暖暖的酒入胃,一飲鍾情!返香港我會試整,這種酒的最大好處,是紅酒不需要好靚已夠好味,讓我這等不懂揀紅酒的人也可以一試。

3. Musical 還是在Theatre 門口買last minute 飛最抵
得六月...兒介紹(雖然最後沒有見上一面),原來可以臨開show前一搏theatre box office買平價飛,我就在Queen's Theatre 門口以20鎊買到Les Miserabls 平價飛,竟然是坐第二行!超開心。做Sean Valjean 的演員很勁啊,又唱得戲也好看。不過呢,近年倫敦的musical選材越來越奇怪,一些如Calendar Girls、Legally Blonde 這類改編自荷李活戲(但又不是太經典的戲喎)大行其道,一點也不吸引。而Leicester Square 的所謂半價飛就混水摸魚呃遊客的居多,反而透過lastminute.com 或ticketmaster 更便宜一點。

4. 其實香港已很有聖誕氣氛
到過都柏林、倫敦這些歐洲城市,發現香港的聖誕也相當不賴嘛,相較之下,歐洲城市的聖誕燈飾並不算太浮誇。Somerset House的冰場更是比我想像中細好多呢,但已夠以「企鵝式」溜冰的我不斷跌倒了。

5.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超級值得一遊
擁有一個很悶的名字,這座博物館在香港人心目中也不出名,然而臨走前入去稍為一逛,又一見鍾情。博物館收集了14世紀至今的英國皇室、名人、作家、藝術家的畫像,以年代分類展出,加上詳細的解說,比任何歷史博物館更要生動有趣的展示了時代的變遷,正所謂八掛是人的本性,以一幅幅畫像和人物說歷史,往往比任何事件還要令人印像深刻。下次去倫敦一定會再去。

最後呢,還是要曬一曬幸福,這次遊倫敦住在爪爪家,中央暖氣超暖和,那個溫暖水猛的浴室更是天堂,而且爪爪廚藝一流,除了聖誕大餐,更有Full English Breakfast 及清粥小菜早餐,超幸福,所以要破例地多貼相:
聖誕大餐(爪爪很隨意地弄出來的):焗牛扒(超嫩滑!)+紅蘿蔔薯仔洋蔥焗煙肉+Chocolate Crumble+Mulled Wine,超美味!

Boxing Day 早餐:蕃薯粥+菜甫蛋+炒紹菜+煎午餐肉,想起台灣的美食。

當然,如此幸福的日子,不會忘記大家的postcard的:

Monday, August 20, 2007

家國永安


這輩子從沒有這樣深深地感受過自己是一個中國人
卻是在大英博物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
一個陶枕刻著一個幾千年來都政治正確的願望
前人的日常用品被那樣珍而重之地貢在玻璃架上
「趙家枕永記」「胤寧四年三月十九日畫」
一直以來,覺得所謂歷史,總是離自己很遠
只是一些事不關己的故事
卻在這一刻當我發現我能閱讀這個據稱是千年前,10XX年,宋朝的一個枕頭上的文字才感通到我是一個中國人
如傻瓜似的震撼到想流下眼淚
這才是切切實實的「愛國教育」
偏偏這些美麗而久遠的繁體字已被中國、快被全球廢棄
偏偏,我會想:「如果不是被英國搶去,這些文物,大概在文革時會全被破壞。」

中國人,對國家的愛,似乎注定只是一場苦戀。

於是我唯有後現代,留待 G.O.D. 把這一切保留。

記於 2007/08/12 大英博物館